目前针对脑瘫患儿言语语言障碍的主要康复治疗手段有姿势调整法、手部抓握运动训练、口部运动治疗(推拿+构音器官运动训练)、言语语言功能训练。有研究报道针灸、理疗、电疗等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疗效。
康复治疗
1患儿异常坐位姿势纠正为正确姿势后, 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促使大脑功能重组,肌肉运动模式激活趋于正常,肌群间的协调控制能力加强,使运动达到或接近正常的生物力学对线,提高脑瘫患儿的运动能力。康复师将与构音密切相关的异常反射姿势予以抑制,由头、颈、肩等大运动开始训练逐渐向下颌、唇、舌、软腭等精细运动过渡,从而改善患儿的言语能力。
2 有研究指出布洛卡区与运动前区非常接近,经常激活运动前区会引起布洛卡区的神经活动,从而改善言语能力。故长期抓握训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言语的生成,有益于脑瘫儿童言语语言障碍的康复。
3 多数脑瘫儿童均存在口部感知觉或(和)口部运动异常的问题。口部运动治疗是指利用触觉和本体感觉刺激技术,遵循运动技能发育原理,促进口部(下颌、唇、舌)的感知觉正常化,抑制口部异常运动模式,并建立正常的口部运动模式的治疗过程,其包括口部感知觉刺激和口部运动训练。①口部感知觉障碍的治疗包括感知觉超敏治疗和感知觉弱敏治疗,对敏感性混合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来促使感知觉正常化。采用的触觉刺激技术主要有冷、热刺激、触摸法、食物刺激法、视觉反馈法等。目的是促进患者口部触觉感知正常化,以及促进患者对触觉反应正常化。②口部运动治疗主要包括下颌运动治疗、唇运动治疗、舌运动治疗、软腭运动治疗等训练方法,为准确构音奠定正常的生理基础。
4 言语训练:首先强化脑瘫患儿的言语腹式呼吸训练,包括平静状态下腹式呼吸训练,肺活量训练,该训练有助于提高言语的呼吸支持;然后进行发声诱导以及构音训练,如可先选择元音a、i、u,双唇音b、p、m,或是障碍较轻的语音进行矫正,音位听觉训练,教会他们判断自己的发音与标准发音有哪些区别,逐字增加句长训练,停顿换气训练[10,11]。
5 语言训练:3-7岁是儿童言语语言发育的重要时期,Mohd Hafidz Mohamad Jamil等学者研究出对患儿有很大帮助的语音识别系统,它能够帮助患儿进行日常的对话交流[12]。AAC就是这种辅助沟通交流工具,它对于脑瘫患儿言语语言障碍的恢复有很大帮助[13],而且对于一些有一定理解力但言语表达重度障碍的患儿来说也是一件很好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患儿建立替代式的交流。
文章篇幅有限,不能详尽。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此类的相关问题,可点击 在线咨询 ,我们将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