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障碍是指儿童口语、书面语、手语等语言交流能力的缺陷。由于听力损伤,脑性瘫痪等原因导致的儿童语言障碍。发病率极高,尤其是脑瘫患儿,其发生率高达70%~75%,其主要表现为构音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给患儿的生活自理带来严重障碍,直接影响患儿的认知发育和今后的学习与社交。
1.1语言障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大脑受到损伤的部位与程度各有所不同,其语言发展的水平也是十分不相同的。一般地讲,有如下1.2言语发生的晚,词汇贫乏,口头表达能力差,理解能力差正常儿童约从2~3个月起就开始了"牙牙学语",口头语言能力到5~6岁时已基本形成。但是,智力障碍儿童往往要到3~5岁或十几岁时才开始说话。学龄期(6~12)智力障碍儿童语言水平低下的主要特征是词汇量少,对词语涵义的理解只停留在事物的具体性上,不能真正的抽象概括,达不到掌握概念的水平。他们讲话时,词汇十分贫乏,常常用词不当,语句不连贯,很难完整的讲述一件事或一般大意。有时甚至难以完整的讲完一句话,只能用少量的词语来表示一句话的意思。他们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也很差,常听不懂他人讲话的意思。
1.2.发音不准,吐字不清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发音系统各器官的损伤或大脑皮层语言中枢损伤等原因造成了他们构音困难,即发声器官在构音过程中,构音的方式、位置、速度、强度或动作协调发生问题,以至发生的语音错误。这使得他们对于相似的音节或相似的词,往往是读得"四不象"。
1.3方法 语言矫正训练由专业的言语治疗师采取一对一的训练方法,在安静,宽敞充满童趣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并且尽量把训练时间安排在儿童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段。30 min/次,5次/w,连续治疗4个月。训练内容包括:①注意力集中训练选择一些容易引起儿童注意的图片、玩具、声音进行训练。让患儿充分感受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增加患儿对人和物的注视。②改善交流态度的训练尽可能以游戏形式使患儿感到开心并乐于交流。③扩充理解的训练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训练患儿注意手势符号的存在并理解其意义,还有幼儿语与成人语的导人,词汇的扩大等。④构音改善的训练其内容包括唇的张开、闭合、前突、缩回、舌的前伸、后缩,上举向两侧的运动力等。要求对着镜子做,便于患儿模仿和纠正动作。⑤发音训练待患儿可以完成以上动作后,随后做无声的构音运动,最后轻声引出靶音,原则是先发元音,然后发辅音,辅音先由双唇音b、P、m音开始,能发辅音后,要训练将已掌握的辅音与元音相结合。⑥导引气流法的训练通过吹纸、吹乒乓球、吹蜡烛等集中和引导气流,还可以训练患儿延长吹气,有效地控制气息。⑦表达能力训练根据图片和实物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训练。⑧语音矫正训练等。2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4个月。
1.4疗效 显效:语言功能较前有显著提高,经S-S检查法评定,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个阶段者。
文章篇幅有限,不能详尽。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此类的相关问题,可点击 在线咨询 ,我们将为您一一解答。